《肖申克的救赎》观后感

在B站上看了号称排在Top10电影榜首的《肖申克的救赎》。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几个关键词,Woods的被体制同化、典狱长手握圣经背后的虚伪、主人公对自由的渴望

主人公含冤入狱,在监狱里呆了二十年,在监狱里遇到一群有意思的人,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两位 黑人Red 和 老人 Woods。Woods在监狱里呆了50年,表面上和蔼的老人因为年轻时杀了人被判终身监禁。50年。记得我几年前曾经算过我到60岁退休还有多少年,那时我20岁,也就是40年的大好时光可以好好把握。对于现在社会发展的速度来说,沧海桑田需要的也不过十数年。四十年,那时候是不是马斯克的SpaceX已经频繁往返于火星基地?朋友圈摄影比赛最牛逼的打卡地可能不是现在的南极,而是土卫二上的日出。我们应该已经大规模使用量子计算机了吧,那意味着我们的密码体系已经有了彻底的变革。中国是不是已经是第一大国了,人均或整体的GDP应该都会超越美国吧。印度是不是已经崛起了,并到达了他应有的位置 TOP2。Thats will be must be a huge change After 40 years!想象下一个人在监狱里被关了50年,出来后会是什么感觉,完全与社会脱节,入狱前的亲人和朋友多数已不在人世,对社会最基本生存法则都很难适应。但转念一想,除了比较孤独之外,对于那些生活在监狱外的那些老人们又会有多少区别呢。普通的老人就算没进过监狱,也是很难学会计算机、手机这些新玩意。他们很多也并不是学不会怎么操作,只是习惯了之前的生活方式后不愿接受新的生活。对于那些小镇青年,每天9点上班5点下班,周末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生活很少又心意,年复一年,究竟是谁在监狱里?谁又在监狱外?

看了几篇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,最多的词就是Hope and freedom。50年,习惯了监狱的生活,woods被批准假释出狱,但除了监狱他还能干什么呢?丧失了生活的希望,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如果生活已经没有了意义那活下去还有什么动力?

转眼之间故事的主人公入狱已二十年,虽然表面一直安于律己,不动声色,但在与跟监狱长冲突后,才道出了这么多年他一直在准备,一直想说的话:“要么轰轰烈烈的活着,要么轰轰烈烈的去死”。刚开始进监狱两个月就托Red买了一把很小的锤子。第二年就通过帮助狱警逃税、为典狱长洗干净各路贿赂获得了狱警的信任。二十年的时间用一个小锤子在监牢的墙壁上里挖了一条很深的通道。Red 从未放弃希望。

二十年的时间必然能发生了很多事,但电影里的时间就是那么转瞬即逝,演员的表情,每一个镜头都处理的近乎完美让我有种错觉,难道二十年真的能像这样一下子就过去了吗。最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一系列庆祝活动,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电影上映了,那里面的情节使很多人回忆起《北京欢迎你》那首08年奥运会歌曲。那竟已是十一年前了。这十一年过的不能算慢,因为每一年半我的生活总会是有些新的花样,尽管曲折跌宕也不乏精彩瞬间。这电影让人产生一种错觉,以为转瞬间已是十数年,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。

最后要说说一出场就手持圣经,一副主的光辉在我心中闪耀的典狱长。宗教如果不和政治结合那他必然成不了大气候,但是宗教一旦与政治结合到一起,那些政治伤的阴暗、冷血、残忍、贪婪必然会影响到宗教。想象中世纪那些教皇和牧师是如何以宗教、上帝的名义打击异教徒,何等的残忍和血腥,却还说这原谅与救赎。宗教在与政治的缠绵中完全变了样子。“把信仰交托与神,把贱命交托与我”——典狱长这第一段台词完美了诠释了这一切。典狱长最终罪行被主人公揭露出来,在警察到他办公室的时候自杀,镜头随后转向墙上那副圣经中的句子 “主的审判 即刻降临”

Last updated